欢迎您访问上海自考网!  今天是
当前位置: 主页 > 串讲笔记 >

自考“质量管理学”复习资料(填空题)六

2013-08-31 09:27来源:上海自考网

  90、 日本制定供需双方质量管理十条原则时要求:供需双方必须相互信任、(相互协作)、怀着(共存共荣)的观念和企业的(社会荣誉)感。

  91、 我国制订的处理供需双方的关系的原则有:效益原则、(法规)原则、(计划)原则、择优原则、(平等)原则、(整体)原则。

  92、  “供应手册”是企业用来指导(采购)活动和处理同(供应商)关系的一种工具。

  93、 生产制造的质量职能就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(人)、(机)、(料)、(法)、(环境)和(测量)等的控制,稳定地、经济地生产出符合设计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产品。

  94、 生产制造过程是产品的(实现)过程,是实现(质量目标)的重要保证,也是企业最经常、最大量、最活跃的(质量管理)工作。

  95、 工序包括加工、(检验)、(搬运)、停留四个环节。影响工序因素一般包括操作者、(机器设备)、(材料)、(工艺方法)、(测量)和(环境)六大因素。

  96、 标准偏差的(6)倍可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。

  97、 根据B=6知:B越大,表示工序的实际精度越(差),工序能力越(小);B越小,则表示工序的实际精度越(高),工序能力越(大)。

  98、 工序能力的测定十分重要,测定所得的数据对于产品设计、(工艺制定)、(计划安排)、(生产调度)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。

  99、 工序能力过高时,工序能力等级是(特)级,其指数范围为(Cp>1.67);工序能力充分时,工序能力等级是(1)级,其指数范围为(1.33<Cp≤1.67);工序能力尚可时,工序能力等级是(2)级,其指数范围为(1<Cp≤1.33);工序能力不充分时,工序能力等级为(3),其指数范围为(0.67<Cp≤1);工序能力不足时,工序能力等级为(4),其指数范围为(Cp<0.67)。

  100、 提高工序能力的途经有三个,即减少(中心偏移量)、减少(标准偏差)、增大(公差范围)。

  101、 减少工序中心偏移量时,应改变操作者孔加工偏向(下)差及轴加工偏向(上)差等的倾向性加工习惯,以公差(中心值)为加工依据。

  102、 修订公差范围,其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放宽公差范围不能影响(产品质量)。

  103、 在工序能力分析时,(减少中心偏移量)作为提高工序能力的首要措施。只有当偏移量等于0,而Cp仍然小于1时,才考虑提高工序能力,减少工序加工(分散程度)或考虑是否有可能放宽(公差范围)

  104、 质量控制点是指在质量活动中需要重点进行控制的(对象)或(实体)。它是一个广泛的(实体)范畴,同时它还具有(动态)性。

上一篇:自考“质量管理学”复习资料(填空题)五

下一篇:自考“质量管理学”复习资料(填空题)七